张晋珺:冀派根雕的创始人——“魔鬼张”

对根雕艺术执着并痴迷;性格敦厚朴实,形象似达摩,聪明绝顶,两侧头发蓬起,富有激情,动作夸张,说话夹带着河北和四川的方言,听起来让人似懂非懂,这就是是许多人对于冀派根雕的创始人——“魔鬼张”的印象。

张晋珺
张晋珺

这个根雕界的传奇人物“魔鬼张”原名张晋珺,河北省赞皇县人。张晋珺自小爱好美术,1985年毕业于山东省梁山县美术职业中学。从接受艺术教育的程度上来说,老张专业基础扎实,无论是白描、素描、泥塑、雕刻都有着较好的基础。

《一棵老树的记忆》
《一棵老树的记忆》

河北赞皇是一个具有浓厚燕赵文化底蕴的地方,在此长大的张晋珺深受曲阳石雕、唐县佛像等河北民间艺术的影响,工艺美术的种子从小在他的心里默默埋下并逐渐生根发芽。

深受民间艺术影响的张晋珺懂得“就地取材,尽物之美,得物之趣”,而赞皇县自然资源丰厚,聚集了一大批以根为生的群体。在得天独厚的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张晋珺对根雕艺术创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十年磨一剑,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1999年他的作品获得了河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金奖”;2000年他又一举斩获了“全国第七届根雕艺术展”金,银,铜奖,有七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99年,张晋珺被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授于“河北省民间艺术家”称号。

冀派根雕创始人

“魔鬼张”身上有着一种特殊的气质,他对根雕艺术有着执着追求和梦想,这种追求对一个从艺者难来说是最难能可贵的。

《齐白石》
《齐白石》

九十年代张晋珺在石家庄一边创作,一边经营根雕。在此过程中,不断有亲朋好友来拜师学艺,而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帮助周围那些没有受过美术教育的人走上根雕和根艺的之路,帮助他们用根雕来改变较为贫困的生活现状。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张晋珺开始开班收徒。在三十多年的根雕艺术实践中,“冀派根雕”出师的学徒已经有几十人,他们共同为河北省的根雕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做了大量的实事,而“冀派根雕”和“魔鬼张”的称呼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用艺术刻画时代

“魔鬼张”作品朴拙,是个敢于担当起传播正能量艺术的重任的根雕艺术创 作者,他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深植自己的每一件作品。“是百姓的生活给了我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我有责任以作品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鼓与呼。”

《敬畏》
《敬畏》

“一件作品不在于原材料有多么珍贵,在于其主题和思想。那些反映身边百姓喜怒哀乐,记录社会发展的根雕作品,更能为百姓所接受和喜欢。”因此,张晋珺在根雕创作中,极力倡导使用和提升普通料的价值,让更多百姓能切身感受到崖柏艺术的魅力。

他的作品构思大都是来自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看似平凡的故事,但反映的都是时代的变迁,歌颂的都是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自称“白痴的艺人”的张晋珺说自己对艺术我是个门外汉,只是一个普通的崖柏艺术爱好者,但他深情的热爱这个时代,这个时代需要说的话太多了,他希望用自己的作品表达想说的话,用根雕用艺术真心赞美时代……

《遥看门前福字大》
《遥看门前福字大》

《遥看门前福字大》刻划了一对外出打工归乡的青年,回到家乡两层别墅式住房,反映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 。

《的哥》
《的哥》

《的哥》刻划的是农民赶集后,驾着马车回家,一路欣赏山路美景的悠闲场景。

《起跑线》
《起跑线》

《起跑线》中的吃力的孩子,肩上所背负的沉重书本,则反映了一个不堪重负的当代教育问题。

《钉子户》
《钉子户》

《钉子户》中的钩机,被孤立的家庭住宅,与被强拆残垣断壁,构成了一个不和谐的视觉场景。

“魔鬼张”的这些作品从不同的侧面,深刻的反映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建设成就与社会问题。

挣不到钱的根雕人

有人曾讥笑“魔鬼张”没有挣到多少钱,“魔鬼张”笑着说:“说我没赚到钱,这是事实,业内人都知道。这是因为我搞创作从来没想钱。我是想说话,我的作品都是我想说的话。这个时代需要说的话太多了,我深情的热爱这个时代,我学艺不精,但真心想用根雕艺术赞美这个时代”……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

“魔鬼张”作为根雕界一个普通艺术工作者,也许并没有多少钱,生活也不是足够富裕,但是他身上有着忘我的,执着追求和探索根雕艺术事业的梦想,而对梦想的追求恰恰是一个从艺者难能可贵的地方,也是值得我们探寻与深入了解,并向根雕界传播的精神品质。

在经历了2014年的迅速走红后,如今收藏界的“新贵”崖柏开始趋于稳定,根艺创作者对崖柏的热情一直没有减过。根雕界有很多像“魔鬼张”这样没挣着钱的人,但是,他们依然是值得尊敬的真正的艺术大师。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1,333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