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美园:崖柏文化的缺失与思考及改进建议
5月12日,作为首届“凤凰杯”崖柏艺术展导师的远美园,作者就崖柏文化缺失与对策,在“崖柏文化与人生价值”高端论坛系统演讲,5月17日《河北经济日报●名家周刊》删节发表,引起广泛关注。崖柏文化市场理论研究文章在省级机关报的发表,不仅填补了主流媒体在此方面的空白,相信对其它主流媒体跟进宣传崖柏文化,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和示范作用。此次全文发表,旨在让广大崖柏爱好者系统全面的了解作者思想观点,文中谬误在所难免,敬祈指正交流。
崖柏文化缺失与思考
长于云崖绝壁之柏,承三亿年之变,应天籁之绝响,吸天地日月精华,胜万木神姿香韵,凝生命之精髓,扬民族之魂魄,成举世之瑰宝,为世代崇仰,其承载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及至历史赋予“百木之长”、“多寿之木”、“活化石”之美誉,是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最可宝贵的资源,共同珍惜、传承、弘扬中国崖柏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共同责任和光荣使命。
2014年迄今,作者串访微群、逍遥论坛、关注展会,访谈名家,初步了解川藏蒙、大巴山、秦岭、燕山、太行山等主要产区基本状况,穿梭于太行山腹地大小料区和集市几十个,深入农户上千家、串走摊位百余个,行程六万多公里,深入了解崖柏品质和历史、社会、生活、习俗、观念等,发起不同主题涵盖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大型“崖柏文化市场调查问卷”三次,撰写相关文章近20万字。统计数据显示,崖柏文化的确缺失严重,并带来严重后果,令人扼腕叹息,十分堪忧。其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崖柏文化缺失,集中反映在行为上的急功近利,造成大量山体植被破坏,崖柏濒临绝迹。
山农上山采柏创收,是他们的朴素认识,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引导,伴同热钱的涌进和价格的火爆蹿升,一时形成人人上山、家家倒柏的繁乱景象,当首批热资撤出,崖柏以其独有的魅力坚持下来,并轮番走高的这个时期,畸形扩张和过度开发造成的大量山体植被破坏,产区资源濒临灭绝怵目惊心。加上采挖手段原始,人伤亡噩耗,更是不时传来。假如从植物学意义范畴阐释这种现象的话,将此归于崖柏历史上继显生宙五次大灭绝之后的空前浩劫,或许并不夸张。特别指出的是,此次灭绝的始作俑者,恰恰是我们人类自己。
二、崖柏文化缺失,集中反映在心态上的利欲熏心,造成众多天然美品破坏,活体惨遭杀戮。
崖柏资源被破坏的乱局,不单单反映在山农身上,同时也带动了大批界外人员盲目跟风,使文玩业急遽转向,催生了加工销售行业的一哄而上,充斥微媒等平台的虚假信息 更是纷至沓来。这在2015前半年 表现的淋漓尽致。或由于大多数人缺乏对崖柏文化的正确认知和相当一部分人的利欲熏心,以及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对称性矛盾的骤生,野蛮采挖几乎使所有崖柏形体千疮百孔,加之“低”、“ 劣 ”、“假”、“ 生” 成品泛滥,使天然造型毁于一旦,不仅原有价值遭到破坏,而且大量活体惨遭杀戮,可谓世界文玩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去年出现的那个“国礼笑话”,无不是这种心态的公演。
三、崖柏文化缺失,集中反映在秩序上的混乱无序,造成多级平台诚信破坏,交易冷热无常。
随着各大产区崖柏资源枯竭和当前出现的市场沉淀盘整,似乎后崖柏时代的车轮,正急切地向我们驶来,买家与买家之间展开的高端品争夺大幕已经拉开。卖方市场的粗制滥造或唯利是图、低端展会的底线洞开或目光短浅、地域之间的过度开发或恶性竞争、艺术门派间的山头主义或资源浪费、地方的为政不为或乱用权力、推介传导的无所不能或正义不张、以及买方市场的等待观望或追高弃低所造成的混乱性、冲动性、跟风性、不规范性或将有所收敛。然而,它体现在崖柏人身上的那种脱离艺术品真实价值和市场文化导向混乱的破坏力,就好比“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和“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一样,远远不可低估。若想很快恢复,很难!崖柏市场的冷热不均也依然 在一个时期存在。同时,由于经营者众多,集约化程度低,稀缺的文化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大大制约了崖柏文化产业的正常发展。
四、崖柏文化缺失,集中反映在人才上的后劲不足,造成大批产业实力弱化,人才流失严重。
崖柏的迅速蹿起,除野蛮采运导致大部分形体残缺不全外,从中暴露出的崖柏工艺及其队伍的跟进乏力十分明显。从机制上看,大多手工艺者处在产业链末端,工艺水平良莠不齐,设计和营销能力不足,手工艺向设计、时尚、信息产业的延伸、融合,远未形成一种健康的文化走势和文化产业模式;从传承上看,原有的“师徒制”、“父子制”逐渐弱化瓦解,专业教育跟进严重滞后,传统木制手工艺面临着后继乏人、人走艺去的危机。同时,利益调整中造成的人才流失也相当严重,尤其是在此次大潮裹挟中仓促跟进的崖柏加工者,大多并未受到专业训练,这在太行产区特别明显;从意识上看,工艺匠人思想保守,文人时弊日隆,与大众需求融合度偏离较大,加之资本的逐利性,使高端艺术品和文化影响力远未达到价值预期。当前,崖柏工艺与鉴定专业人才缺口凸显严重,资源与人才稀缺、资源浪费与人才流失、人才受市场制约与低文化素质受众并存的现象将在一定时期存在,文化产业的创新驱动和“供给侧”改革甚或在崖柏文化产业遭遇巨大尴尬。
五、崖柏文化缺失,集中反映在法规上的严重滞后,使一些标准缺少法理支持,管理缺越位不一。
从过去的疯狂盗挖、到现在的专业采集,从盛行一时的活料、到相伴而随的劣假,从屡见不鲜的天价制造、到目前的两极分化,从标准的莫衷一是、到如今的约定俗成,从管理上的冷热不均、到行为上的宽松人性,从藏投的感性跟进、到遭遇法理上的尴尬,从精神上的错乱悖理、到渐次的矫正顺应,其存续变化,在渐渐感受到向好迹象的同时,无不说明法制文化建设的严重滞后。法律体制不健全,政府管理不规范,资源保护不到位,文化引领不给力,各种标准满天飞,行业组织难作为,让崖柏人始终处在“跟着感觉走”的状态,不仅影响大众对崖柏市场文化的信心,同时,也给大投资商持续开发带来极大困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集中在崖柏身上的上述种种奇形、乱象、怪状等反向的社会文化现象,岂不是对崖柏、崖柏人乃至民族精神的一种绝妙讽刺。而它的横空出世,又莫不是对中国人文精神回归的呐喊。
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浪潮为中国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严峻的挑战。精神的滑坡、私欲的膨胀、道德的沦丧和人情的淡漠,使现代人逐渐迷失自我, 正在受到 世界越来越多的责难,中国的人文精神正面临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必须防止这种丑恶的社会现象,渗透污染这块新生的崖柏净土。
当然,对于出现在崖柏身上的一些文化现象,不独都是坏的,比如,它对扩大崖柏文化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对崖柏文化价值的推升和认可,对推动崖柏文化市场环境的逐渐宽松,促进上层建筑层面政治、法律、组织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凝聚崖柏文化共识和力量,将会是一副催化剂。我们在包容的给予某些肯定和尊重的同时,绝不能由此认为“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或“沉默是金”是最好的,而任其在新生的崖柏身上重演。
崖柏文化的改进建议
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为条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它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自然也就没有凝聚力和生命力,对崖柏行业莫不如此。
思想意识的统一、精神力量的凝聚,市场秩序的培育、大众方向的引领,都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以此激发全行业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其在文化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崖柏行业的健康、良好、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在国际国内经济持续下行、艺术品市场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一些高明的商人瞄准了崖柏这个“创业板”,投入大资金博弈,同时,使越来越受我们大家喜爱和追捧的崖柏呈现出耀眼的光芒。尤其在这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年代,深入发掘、研究、弘扬和有效保护这种集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独特性与多重玩点于一身,造型绝美意韵,芳香诱人,饮养双宜,并有着“斗寒傲雪、越挫越奋”和“江山永固、万古不朽”寓意,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信息、与人文精神回归共鸣的崖柏,其积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不容置疑。
要使崖柏人有颗中国心,就必须积极地发掘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阐释其当代价值,不断获取丰厚的思想价值资源,实现人文精神的回归,这不仅是崖柏行业的正大之途,同时,它也应当成为我们崖柏人当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否则,便不会有长足的发展。
泱泱五千年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政治、思想、信仰、价值、审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深邃似海、高崇如山,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已经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哈佛校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成长不在于经验和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他是否有先进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弥补崖柏文化缺失,应弄清楚崖柏文化的涵义。所谓崖柏文化,简单地说,是人类在不断认识、改造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弘扬崖柏物质与精神,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语言与图文的体系总和。它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天地万物之信息,于崖柏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
弥补崖柏文化缺失,应在如下几个方面作出探索和努力。其一,崖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同时,积极挖掘、借鉴、整理、提升,不断提高崖柏物质非物质文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去引领和凝聚中国崖柏人文精神回归的 前进方向;其二,崖柏文化是全体崖柏人的文化,共同努力、共建共享,是我们的共同使命;其三,崖柏文化建设,必须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不断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物质需求。
主席老人家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抢救和保护中国崖柏物质非物质文化形态与内涵,已刻不容缓,并应该成为时下中国崖柏文化培育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具体改进建议如下:
一、建立学术、鉴定、市场价值评价规范体系和市场运作秩序标准时不我待。
建立一种政府主导、行业引领、社会参与、市场调节的统一、规范、有序的崖柏文化的市场体系,迅速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据可靠消息,2015年的艺术消费人群已达到7000万左右,更加年轻的一代正向市场涌来。来自《中国经济网》的数据显示:我国文化消费的潜在规模为 4.7万亿元,而实际消费仅1万多亿元,资本的冲动已经在 暗潮汹涌。倘若崖柏产业 抓住这个机遇,在市场预期的拐点到来之际,形成螺旋式甚至是跳跃性上升,大概依然是可能的。进行全国性崖柏品类普查。摸清分布与数量家底,掌握现存状况,以便制定相关法规与措施。建立崖柏产品鉴定资源认证,规范公正权威鉴定机构,培养鉴定人才。建立市场信用管理体制,规范价格行为,用纳税杠杆调节市场,引入退货机制,杜绝假劣生现象,弥补崖柏市场诚信缺失。
我们高兴的看到,不久前或即将出台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有利于治理当下艺术品市场的乱象,规范行业行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二、加快崖柏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步伐,高扬推陈出新、兼收并蓄、创新发展大旗大势所趋。
建立大崖柏文化,将香道、茶饮、养生、药用、人文精神寄托同艺术品一起推广。积极借鉴中外优秀的历史艺术文化,深入发掘崖柏得天独厚的价值和表现手段的独特性,解决先进性要求与文化原创力不足之间形成的战略矛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不少令人啧啧称奇的崖柏盖世魂韵和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为此,广大崖柏界的艺术家们应该积极回应受众要求越来越高、品位越分越细的呼声,着力找出雕磨和大众消费、大众传媒、现代生产方式的最佳契合,并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优秀作品。比如传统手工与现代化生产的融合,人们对天造与人工契合的期盼,原皮与部分雕磨时尚的需求,颜值香韵与形态韵意结合的向往,体裁与人文精神的融会等等。全国著名艺术家杨俊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指出“好的作品源于创造,是内容、形式、业态、营销创新的结合。”《新民晚报》孔达达报道:中国艺术品市场2015年销售额锐减23%至118亿美元,依然为全球第三大艺术品市场。而10年间,超过1000万美元成交的高端作品,整体增幅1000%。从这里很容易得出,鬼斧神工的天然造型与艺术家们化腐朽为神奇的至美作品,必然成为引领崖柏文化艺术品市场的标志。记得当代自我推销最好的一位艺术家说过,一件好的艺术品,首先给人惊讶,随之,让人赞叹。最后,使人爱慕。希望崖柏这样的大作,尽早问世并得以传承。加快传统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不断享用最新文化成果。借助高科技对文化产品进行创造与提升,尽早实现传统传媒为中介向中介自主选择模式转移,尽早实现硬件—软件—网络—文化方向的技术更新,尽早实现产业链核心价值向着制造—信息—知识—内容文化的链条转移。《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电商已成为艺术圈的大势所趋,纷纷在线上艺术品交易市场发力。中国已有2000多家线上艺术品交易平台,热情积极地经营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 2015年上半年,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额便已达到7亿元。我在主持“名家访谈”时发现,柏青和毅达两位先生这方面做的相对要好。调查显示,崖柏产品的微交易风头从去年下半年已逐渐盖过网络,并正顺利地大踏步向着纵深挺进,遗憾地是,崖柏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艺术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整体上看不到明显的变化,当然,这种势头,对传统市场文化和实体产业造成的冲击不可低估,对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今后研究。不过,2016年的中国崖柏,一定会继续成为当下大热的微电数字化最受眷顾的文化产品。
三、着眼崖柏未来全局大势,整合优势资源、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区域分工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崖柏自然资源稀缺,分化严重,拥有分散,手段落后,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是崖柏行业整合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也为它带来新的更大的机遇。
伴随着资本力量的推动,行业融合步伐加快,崖柏产业链合作必须快速的跟上步伐。比如有效利用其它艺术品文化品牌、技术、资金优势,带动崖柏产品包括衍生品深度、广度的开发、整体进步与文化形象提升。加快崖柏跨区界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推进资源要素流动,加快提质换档升级速度,避免市场无序竞争。比如,加快开展北南订单对接,具体谋划好南工北移、北料南进;加快引入有利于艺术家集中精力研发、设计和营销等高增值环节的分工明确、合作流畅机制;加快先进技术与传统手工艺的换挡升级,“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水木然在《跨界战争》一书中提到“随着大协作时代的来临,合作将取代竞争。”那么,对于如何能找到称心的合伙人或团队一起来做事,将是对崖柏文化市场的重大考验。毋容置疑,那种具备大格局、大谋略、大胸怀、大实力、大气场的重量级领军人物,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闪亮登场,届时,那种以一隅之见、固步自封、度量狭小、以邻为壑、单打独斗甚至自立门派、勾心斗角、相互拆台的人物,一定会走下历史的舞台,相信这并不是故弄玄虚或空穴来风。加快崖柏文化展馆、产品与旅游结合,提高知名度。
四,加强崖柏文化建设,深入研究挖掘文化精神,实现精神与审美境界和谐,不断提高国民科学思想素质责无旁贷。
以历史责任感与现实使命感,立足崖柏文化实质,坚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文化态度,建立回归崖柏精神、传承人文凝聚活力、引领大众前进方向、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新崖柏文化,并广而化之、经世致用,努力实现总书记提出的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失去的阵地夺回来,使之建设的更加坚固美丽。积极、全面、系统、深入开展文化学术研究,为中国崖柏文化深入挖掘、有效保护提供理论支撑,使之尽快进入良性发展循环。扩大崖柏人文交流,加强区域培训,普及崖柏文化艺术知识。
五、引入崖柏保护资金投入机制,立足战略层面统筹谋划,制定抢救性保护措施,坚持多头并进,让国宝得以传续利国利民。
据悉,黄花梨十年间由几万一吨,涨到了现在的几千万一吨,10年涨了1000倍,稀缺、独特、多重玩点的崖柏,也有着价值上升的广阔空间,但是,放眼未来,立足当下,应该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引入崖柏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国家设立专项资金,集中推进多学科、多方位、多视角整体研究,统筹提升政府、集体、个人各个层面的保护措施。尽快建立崖柏档案馆,抢救性整理。在专项普查基础上,深入调研走访,制定年代、艺术、形态、质料、香道、药用分类标准,并参照我国文物保护经验,分别制定国家级、区域级标准和展馆层级保护模式。放宽允许个人购买限制,进而及时调整修正现行法律中不相适应的条款,以存代保,弥补国家收藏空白和缺位。宣传提高民间保护意识和觉悟。建立民间崖柏申报、登记、交易制度,藏宝于民,有利国家。提倡创办民间博物馆,国家从政策上支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总之,崖柏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和方法,紧紧把握时代脉搏,高扬先进文化大旗,尊崇自然、敬畏生命,融入世界,继承借鉴,探索创新,凝心聚魂,努力创造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崖柏新文化,让崖柏人不断分享最新文化成果。而独特的崖柏精神文化,不仅将成为中国文化极其珍贵的一部分,同时,也必定成为我们崖柏人物质和精神的巨大财富。
798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