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新怀:谁说朽木不可雕?

同新怀,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罕井镇仁和村,现在居住在东方红街道办事处东焦作社区,新东公司内退干部。焦作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焦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他踏上枯艺之路11年来创作了130件枯木艺术品、根雕作品,耗资四五万,5幅作品参赛获得金奖。他的枯艺作品曾受到过孙立坤市长的赞扬。

初见同新怀,是同他共骑一辆电动车从市内奔波赶到十几里外的他的枯木、根雕工作室之间,风尘仆仆。神情略显疲惫,但话语中透着执着坚定,透过他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真性情人。

来到位于焦作百间房的他的称作“焦作云台枯木艺术研制中心”的工作室里,前堂是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大陈列厅,陈列着130件枯木艺术品以及根雕作品,标价几百、数千甚至五万多元,价格不等。

细细浏览,品读同新怀的枯木艺术以及根雕作品,仿佛走进另一个小世界,人生百态、动物王国,这里应有尽有。有的作品形似,有的不太象形但精髓饱含,十分神似。许多作品内涵丰富,十分耐读,给人启迪和教育。

一.【品读同新怀枯木艺术品】

栩栩如生的“侏罗纪时代”,恐龙仿佛再现。酷似青铜器的“远古”(获得2006年焦作市民间工艺作品精品展金奖),带人们回到商周,思绪也被带到远古时代。“悠然自得”,一只孔雀迈着步伐悠然自得的闲庭信步,一副逍遥状态。“和平鸽”最为震撼人心,一只鸽子站在地雷上,据同新怀说,这幅作品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特意制作的,鸽子站立地雷上是寓意呼唤人类要珍惜和平不要战争!“小狗乖乖”台灯由椿木雕刻而成,一只倒着站立的小狗撅着屁股憨态可掬,头顶一个伞形灯罩,十分有趣。“喜鹊登梅”,美丽的花喜鹊昂首挺胸站在梅花枝头,活灵活现,妙趣天然。“犀牛望月”,一只粗壮肥硕的犀牛顶着犀牛角,一副霸气。黄连木做的“卧羊”,一头卧躺地上的羊歪着脖子,羊角勾勒出美丽的弯钩,煞是可爱。“卧”(又名“四不像”)标价高达两万六,据同新怀介绍,这幅作品于2004年取材于山洪河沟之中,徒弟说这个啥都不像放弃吧,他就放弃了。第二天咋想觉得丢了可惜,就骑车十几里把它带回来了。用钢丝轮把腐朽的东西一刨露出了红木根,不用上色,然后未经人工雕饰,没有动刀,仅仅是打磨抛光和防虫处理,这可是99%天然作品,实属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外形酷似静卧中的牛、羊、熊、虎,但又似像非像,该作品荣获焦作市迎奥运民间工艺作品展金奖。“唯我独尊”酷似一条八面威风的蛟龙盘旋上天,势不可挡,原材料是黄荆木,取材于太行山峡谷,属山洪冲洗之材,该作品也荣获焦作市迎奥运民间工艺作品展金奖。“烟斗”,长长的烟杆,厚重的烟锅。“王屋山下的传说”,一个负重前行的人双手撑地,背负沉重的大山,艰难前行,象征了一种毅力和精神!该作品获得金奖。枹榆制作的“淘气的狗熊”,一只淘气的小狗熊坐在地上,傻乎乎的摊开双手蹬着小腿,笨拙而有情趣。“秋思”,一只深沉的乌鸦静静的栖息在一棵古树老藤之上,好像在静思什么。枯藤老树昏鸦,韵味盎然!“母子情深”,大乌龟领着小乌龟,一前一后,缓慢前行。“路漫漫”,一只蜗牛缓慢的蠕动爬行。“孔雀开屏”,纤细的线条优美的曲线,造型十分迷人。

“静观其变”取材去太行山深山村民家柴火堆中,经过同新怀的巧手雕琢,一只苍劲的雄鹰英姿勃勃傲立枝头,锐利的双眼炯炯有神的注视着前方。这幅作品获得焦作市“庆祝全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金鹤独立”、“金凤独立”都刻画了飞禽们洒脱的身姿。“吉祥”既像凤头又似一棵千年灵芝,纹理清晰细腻。“猴子捞月”,整幅作品造型生动,惟妙惟肖的猴子倒悬枝头,贪图月亮美色,觊觎得到的丑态被雕刻的栩栩如生。“憨态可掬”描摹了一头大象回头的场景,长长的鼻子弯曲着,粗壮的腿笨拙的立着。“怪兽”面目狰狞,说不清是何方来的何种怪兽。黄荆木做的“弹奏人生”琴头十分逼真,在如山包一般的琴身上傲然挺立,显得对比鲜明,卓尔不群。“比翼双飞”刻画了一只白色的一只棕色的两只小鸟亲密无间依偎着飞翔在天穹,飘逸的身姿,亲昵的模样,传达了它们的心愿——在天愿作比翼鸟!“摇篮”融小浪底的黄河石与深山枯木与一体,造型趣味盎然,一只大头长脖子大雁驮着一只鸟蛋,曲线优美,颇具诗意。“寒梅傲骨”的一支凌雪傲梅仿佛一条长鞭舞于空中,张力十足。“年年有余”,老两口怀抱一块天然鱼形纹理的元宝形石头,捧着这种财富和丰收,走向充满着希望的明天,寓意着发财以及年年有余!“小金龟”伸着脑袋探头探脑,童趣十足。“万年神龟”四肢张开撑着躯体就像一个八仙桌,外扭的脖子伸直的脑袋象征着一个进攻的倔强的坚强的战士型“忍者神龟”横空出世!

“老鼠上灯台”滑稽可笑,小老鼠贼眉鼠眼,机灵狡猾。唯一一件不予出售的作品是“民族魂”,造型酷似一副脊骨,棱角突出,突兀直上,象征中国的脊梁。作品取材于云台山山洪河沟之中,纯属大自然之作。该材常年生长在乱石之中,赋有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中华儿女为了民族气节,不屈不挠、永不低头。该作品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而创作!“旋律”外形像一只翩翩起舞的天鹅,光滑细腻。

二.【聆听同新怀讲述枯艺生涯】

11年来,为了枯木艺术创作这一执著的追求,无论是炎热的夏季, 还是寒冷的冬天,一辆小孩淘汰的自行车终日陪伴着我,风里来雨里去,饱尝着夏日高温的炙烤和冬季寒风侵袭的艰辛。为了采集原材料,自己不顾欠佳的身体,常年奔波于太行深山老林之中,为寻找那些枯木废根,受够了道不尽的艰辛和磨难。为了执着的追求,面对资金的匮乏,我不仅戒了烟酒,平时也很少和同学朋友们在饭桌上相聚,就连穿衣也是怎样节俭怎样来,一个月不足千元工资,几乎一半用在了枯木艺术的创作上。有时还得给朋友的汽车加油,然后我们才能一起坐车上山寻找有价值的枯木。为了保护植被,我们不能刨,只能拽。所以我得叫上几个朋友帮忙,深山里面那根还得扛着,这可是体力活儿,那就得多带干粮。这一弄,上一趟山,不显不显就得一二百元。孩子马上考大学,得准备学费,弄得我骑虎难下,不干吧,规模形成了,干吧,没有见效益。

枯木艺术品一般我不愿送人,我送人只送拐杖。我做的拐杖不卖,专门作为礼品送人。枯木艺术品你送人,懂家会说这是艺术品,不懂的人则会说这东西不值钱。

我是从1998年走上枯艺之路的。1998年,焦作发洪水,山上洪水下来之后的一天,我们几个朋友一起上山上去玩,在山沟河流旁见到许多冲刷下来的枯木废根有许多,偶然的拿起一看,自然形成的形态还不错,这样无意之中对枯木感了兴趣。
感兴趣后,最初我是去修武县西村乡上面的一条大河沟去“淘宝”,我和卖菜的一个亲戚坐着亲戚的偏三斗三轮车,在这条河沟拣啊找啊整整拾掇了一个礼拜找回四车枯木“宝贝”。全部堆在东焦作社区我家的煤球房顶上,让这一大堆枯木经受大自然的干燥。我只要一有空儿就找一些枯木加工加工,因为没有加工地点,只好把煤球房作为加工车间。

我是焦作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喜欢并擅长书法、绘画、雕刻、新闻写作,我在新东公司办公室工作时经常给报社写通讯稿。因为我对木雕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为枯木艺术的加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1年来,我创作了130件枯艺、根雕作品,2006——2008年多次在焦作市根雕比赛中获奖,“卧羊”、“唯我独尊”荣获焦作市迎奥运民间工艺作品展金奖,“静观其变”荣获焦作市“庆祝全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民间工艺精品展”金奖。“王屋山下的传说”也获得焦作市金奖,这幅作品被焦作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报送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最后给我授予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称号。至今,我还不是焦作市文联根雕艺术协会会员,只是焦作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焦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2008年9月,我的枯艺作品代表焦作市山阳区政府参加了在驻马店举行的“中西部地区手工艺农副产品交流大会”,并受到了焦作市市长孙立坤的好评。

2003年,我在峰林峡山沟里捡到一个黄荆根,估计也是1998年发大洪水时冲刷下来的。当时灵感还没上来,我就先放着,不急于加工。有时候偶然的或者通过朋友的一两句话激活我的灵感,灵感一蹦出来主题也就出来了。这个黄荆根外形酷似人头,我把它经过水泡、防虫处理,通过几天的构思,把它的眼睛、鼻子略微雕琢,加上胡子特别自然,就成了一副马克思头部侧面像。这可是我的心爱之物。最早,这块枯木是我和一个徒弟共同发现的,然后徒弟把它弄走了。但最后徒弟因为上山里的悬崖边拔枯木不慎摔死,他家人就把这块枯木送给我了。

发现“唯我独尊”的时候也是历尽艰苦。那是2003年的深冬,阴历12月25日,正至寒冬腊月天,天气的寒冷,让河水结上了厚厚的冰。天真可爱的儿童能在冰上尽情玩耍。也就是在这一天,我们一行6个枯木、根艺爱好者,身带干粮迈着坚实的步伐,冒着刺骨的寒风上午出发踏上了山间的羊肠小道。经过10多小时的艰难行走,来到深山里的中站区龙洞乡北业村已是晚上7点钟了,无奈在朋友的帮助下,我们只好借住于村委会的两间旧房之中。那破屋连个窗户都没有,时至寒冬,山里的寒风侵袭在人身上,让人顿觉寒冷刺骨,浑身上下直打颤,我真正体会了寒风刺骨的真实含义。夜间,借住的房屋到处漏风。我们一行6人只有两条旧被,平均3人盖一条被,这时的旧被,谁也不嫌脏,你争我抢,总怕盖不到自己身上,人天生的自私在这时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一夜我仿佛饱尝了人间最难熬的艰辛和磨难,同时这也是我人生征程中最难以忘怀的一件人生经历,是我人生最艰难的一件事。不管咋说,终于凑合着熬过了这一夜。

第二天早上,我们离开北业村,跑了十几里山路,在一条河沟里见到这块被淤泥和荒草遮掩的枯木。当时露了个头,我就把它刨出来一看是个大根。我们抬回北业村,一个村里老汉也是根雕爱好者,愿意出500元买走,我不卖。最后这件“唯我独尊”作品荣获焦作市迎奥运民间工艺作品展金奖。

枯木、根雕的制作过程先是上山采集原材料、去皮、防虫处理,防虫得水煮,大东西家里没那么大的锅无法煮只能水泡,把根泡软了加药既防腐又好去皮。一般泡两三个月,皮不好处理的得泡四五个月。构思,找准主题,起名。为了突出主题,把废根废枝去除。然后抛光打磨,上漆打蜡,配上合适底座。底座不能过大防止掩盖主题喧宾夺主。比如这个“和平鸽”,我给和平鸽这个枯木配个黄荆底座,圆形的,雕刻上纹路酷似地雷。和平鸽站立地雷,体现“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所以,这个底座很好的衬托并烘托了主题,巨大的反差撞击人们的眼球。

一副枯艺、根雕作品,简单的小东西至少得五六天,复杂的得6个月工期,一般得成批加工,一起泡一批,出来加工一批。耗时最长的是《王屋山下的传说》,花了我七八个月时间,根是黄连木,去西村时听说有个老头花4天刨出、2天运出一个湿漉漉的五六百斤的大根。我就赶到他家见他正踞那根大根,我就赶紧说,老先生不敢再踞了,再踞把根就破坏了。老头看我对这东西比较懂,就说你要相中了就把它弄走吧。我给老头钱他不要,我内心十分感激他,就买了30多元的礼物送给他,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这个根水泡了4个月,这个根外形像一个人负重前行,我就制作起名“愚公精神”,但太直白。无意中看到一部电视剧《王屋山下的传说》,就起了这个名,寓意深刻。最后这部作品也获得金奖。

三.【爱徒寻枯木不慎失手摔死崖下,同新怀备受打击几欲洗手不干!】

11年来,自己饱尝的艰辛和磨难远不止这些,在我的记忆深处,一件难以忘怀的事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曾让我为此痛苦而伤感: 小程,一个年轻可爱的小伙子。既是我枯木艺术创作的爱徒,又是我时常上山的伴行,他有一个幸福小家庭和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宝宝。

我有个规矩,刨根、拾根一人不上山,最少得俩人,有个啥事好照应。小程是我的徒弟,也是我的合作伙伴。本来约好星期天我们一起去峰林峡上山拾根,恰巧这一天我儿子发高烧得输液,我得照料孩子就去不成了。但徒弟执意要去,结果他就独自一人骑着摩托车上山去采根,没想到这一去却成为我们师徒二人的诀别。

中午11点半我给他打电话想问问他缚住货了没有,但没人接,我也就没在意。晚上七八点我去单位澡堂洗澡,徒弟的父亲在澡堂打工,他就问我:“小同,你有手电筒没有?中午孩儿他妈给他打电话一直没人接,到现在不见他回来!”我说没有,就给他留下我的手机号,让他先上山去找。徒弟父亲带着儿媳妇深夜上山了,他们又打了110,110通知西村乡派生出警察出动去现场。又动用了当地村民,二三十人忙活一夜。晚上我给他们打电话他们说没有找到,我一夜没睡着觉。第二天一早六点我就再打电话问徒弟他妈找到了吗?他妈回答说还是没有找着,说你跟我儿子经常上山拾根,你应该知道他常去哪些地方,你也帮忙去找找吧。我就和他的一二十个亲朋一起赶去山上寻找。

我们坐两辆面包车赶到峰林峡,一到他停着的摩托车跟前,看着他停车的方向我心里就明白了。当时警察和村民已经在山上找了两三遍还是找不到任何踪迹就已经放弃寻找了。徒弟他爸和他媳妇都说放弃吧,找不到,但我看着他停车的方向说他一定就在这里不要放弃!我们两人一组,每组寻找一个山头。

中午9点半,有一组汇报反映说悬崖边有一棵柏树齐刷刷的折断了一半,他们在悬崖底下找到尸体了。原来,当时俩人看到断柏树后起初并没在意,走过之后转念一想不对劲,是不是有人从悬崖上掉下来把柏树砸断了。他们拐回来赶到悬崖底下一看,人在地上躺着已经浑身冰凉,没气了。徒弟跌落的地方是30米高的悬崖下面的60度斜坡上,在斜坡下还有一个20米的悬崖。人们上上不去下下不来,导致尸体无法上运,只好打119求助消防队,消防官兵用绳索把我徒弟尸体吊了上来。徒弟死的时候才34岁,英年早逝。

父亲年迈的叫声,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让现场帮忙寻找的亲朋好友无一不掉泪。事后,这件事对我震撼很大,为此近两年时间没有上过山,曾一度想放弃此爱好。也许是对枯木艺术的痴迷,经过两年时间的心里调整,对枯木艺术追求的强烈欲望又重新点燃。终究割舍不下,毕竟枯艺是我一生的至爱。

通过这次教训,我告诫自己,今后上山就算碰到再好的根,危险的地方坚决不能去!每次上山我们都去四五个人相互照应。我对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极强,我上山11年无数回却从无摔伤的事情发生。其实,徒弟已经出过一次意外了,但被我及时阻止。那一次也是在峰林峡,他去拽悬崖边的根,被眼疾手快的我及时抓住胳膊拽了回来。如果我不拽他,他极有可能摔下来。

990 次浏览